1)第75章 会学狐狸叫吗_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事好说,我先去广宁再砍砍,你们户部看着筹银子,等到五六月份解送过来也不迟。”

  正月的赏银马上到手,李昊对北征所得的首级赏银期望就没那么大了,六部办事拖沓,一两个月才下来赏银是常有的事,不能要求他们为了自己一个人就特例特办。

  程日华勉强挤出个笑容,从怀里掏出一份公文来。

  “这是给李帅的赏银账单,我已命人去搬了,等下送到李帅住处。代善首级定了八百两,其余真鞑首级皆是三十五两,共计六千又五十,这银子是我从太仓一路押过来的,没让其他官经手分毫。”

  早就传言这李帅搭上了魏公公的门路,魏公公也派人吩咐过不许在这次的赏银上做手脚,因此户部派了程日华这个清官专程护送。

  “挺好。”

  一颗首级五十两是朝廷手里有银子的给法,如今其余八边军镇欠饷几十万两,还能挪出给辽军的赏银,这态度其实很够意思。

  处理完这赏银的事,李昊将锦州没有得力官员的困境和自己的诉求说了出来。

  几个文官交头接耳一商量,推选了一个名为董应举的老头来。

  “董应举?这人靠谱吗?当过什么官,主要干了哪些好事?”李昊连声发问。

  一脸笑意的王之臣答复道:“董应举就是力主在关内安置辽地流民的言官,他在山海关到天津卫一带用官银买了十二万亩私田,又派人开垦了七八万亩闲田,安置了一万三千户辽民,官声相当不错。主理锦州屯田是足够了。”

  李昊一听就感觉不对,“合着一户就分十来亩地,种出来的粮食够一家子吃吗?”

  太仆寺少卿李春烨为前同僚董应举打了个圆场,“这流民能有地种就不错啦,十几亩精心伺候,给全家弄口吃的不难。”

  “就是,董应举可是个大清官。”刘应坤也补充道:“我在山海关监军这么多年,愣是没见到他一个大子儿的孝敬。”

  这话逗的众人哈哈大笑。

  “那就是他了,先把人请过来去衙门管事。官职的事,我看广宁原先有个兵备道,具体怎么补官你们比我精通。”

  李昊同意了让这老头来管锦州屯田。

  “行,巧的是这人刚刚被罢,不然还不好给他一个从三品的官。”

  议完屯田方面的事,锦州总兵又提起在关城附近招募家丁,并给自己派几位精通火炮的文官一事。

  “关城就有不少营兵,永平城也归我管辖,那边的营兵若是有被李帅挑上的,就直接调去锦州。”

  白得一个指挥大功,王之臣对李昊是有求必应。

  万一在他手上完成了复辽大业,师傅保等一品官衔似乎都有希望拿下。

  “我记得宁远城之前有个叫孙元化的官,信了西洋人的什么教,比较擅长火器,就让他到锦州布防火炮、车营等军务。”

  孙元化是个人才,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