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85章 走向死亡的创生之柱与参宿四_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已经接近其生命周期的终点,在未来百万年的某个时刻,甚至是现在,或者是以前,它就会变成一颗超新星。

  到那时,它将释放出形成新一代恒星所需的物质。

  比如太阳,随着韩元对于太阳系的了解越来越深,他就越发觉得太阳系其实并非第一次天然形成的恒星系,而是某颗超大质量的恒星在超新星爆发后重新形成的。

  关于这一点,他现在有不少的证据可以供推测,比如一光年外的奥尔特星云。

  奥尔特星云笼罩着整个太阳系,相当于一个外壳,如果把太阳系比作一个鸡蛋结构,太阳就是鸡蛋的蛋黄部分,太阳的八大行星就是蛋清的部分,柯伊伯带就相当于鸡蛋膜,最外面一层蛋壳就是奥尔特星云。

  尽管科学研究证据表明,奥尔特星云是太阳系星云中大型天体形成后的残余星云物质,但实际上,一颗中等规模的超新星爆发,其冲击波的范围,也正好在这个距离。

  或许奥尔特星云的形成,可以解释为一颗超新星爆发后,形成的各种元素和粒子,除了少部分被伽马射线带走后,剩下的大部分遍布了整整一光年范围内的空间。

  而随着时间的推衍,这些星云再度结合,形成了如今的太阳系。

  这其实是很有可能的。

  除了奥尔特星云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证据也在表明太阳系是大质量的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之后形成的二代恒星系。

  比如太阳系各行星上丰富无比的各种重金属资源,这些元素都是形成于恒星核聚变的晚期以及超新星爆发的时刻。

  如果太阳是宇宙第一代恒星,是不可能有这些重元素的。即便是有一些,也都是外来的,数量并不会多。

  不过有点比较令人疑惑的是,每一颗大质量的恒星在经历超新星爆发,都会形成一颗中子星或者一个黑洞。

  以太阳系的规模来说,前一代恒星在进行超新星爆发形成中子星的可能要大于黑洞。

  当然,形成一个小质量的黑洞也是可能的,但可能性相比中子星要小一些,因为黑洞形成的时候往往会吸取大量的物质。

  而经过黑洞吸收后,太阳系内的物质不大可能再形成如此之多的各种天体。

  但现在并没有在太阳系内部找到中子星和黑洞的存在,不说存在,就连存在过的痕迹都没有。

  甚至连二次星云形成前的原始恒星残骸的痕迹都没有找到。

  这一点其实挺奇怪的。

  一般来说,由大质量恒星超新星爆发形成的星云在宇宙中很常见,比如蟹状星云、蜘蛛星云、猫眼星云、玫瑰星云等,其中一些年老的星云已经二次形成恒星系了,但依旧可以找到一些证明超新星爆发过痕迹。

  比如由米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索菲亚空中望远镜拍摄到的天鹅星云的图像,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天鹅星云形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