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零五章 种什么?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道理?

  一边王通压低声音道:“许是不服水土的原因,在别的地儿高产,却未必适合咱们。据老人儿们说,万历年的时候,还曾经在山西推广过番薯,可惜产量极低,官府又是强行摊派,百姓损失惨重,几乎酿成民变。”

  在董策左手边搬了张桌子坐在后面充当会议记录的书吏白忠旗也插口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董策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他这会儿也想到了

  他只知道红薯产量极高,养活了天下百姓无数,但是却忽略了两点——品种和水土。

  品种又差,又冷又干有没有光照,在这等环境下能够高产才怪了,没烂到地里就算是不错!

  “这该死的小冰河时代!”董策心里狠狠的骂了一句。

  他决定暂时把红薯这事儿给放下,但是等明年温度升高之后,红薯是一定要种植的,反正靠着两条河,至少灌溉是能够保证。

  “玉米呢?”

  董策又问,这会儿玉米也已经传入中国了,而且经过了几十年的培育。

  回答依旧是让董策极为的失望,这时候玉米的产量还不如小麦,而且玉米也是喜湿喜热的作物。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只有种小麦,而且现在还赶得上农时,明年入夏之前能够看的见成效的唯一作物,就是小麦了。若不然的话,到了明年,粮食吃完,地里的粮食又下不来,大伙儿全都得饿肚子。

  小麦的产量董策是知道的,上好的水浇地也不过是一亩地一石左右而已,而且靠左的时候居多。

  根据这几个老农以及王通王羽等人的估计,有了黑土地,再有好的灌溉条件,亩产应该能够达到一石两斗左右,但是应该不会超过二百三十斤。

  “有什么法子能提高产量么?”董策问道。

  “无非就是多上肥,勤除草,勤松土,勤浇水而已……”王通摇摇头:“想提高产量,很难。”

  几个人也都这般说,董策也就死心了。这会儿没有工业化肥,靠着那点儿人粪和牲口粪,怎么肥田?

  董策摆摆手让那几个百姓退了下去

  “一亩地产粮以一石算,一个军丁每日要进行大强度的操练,要行军,甚至还要打仗,一年下来,少说也要消耗掉七石粮食。但是不光有兵丁,还有他们的家属,就按照一千兵丁算,那么就是一千户。一户五口人的话,就是五千人的规模,五千人,一年下来少说就是两万石粮食。这就是两万亩地!”

  “而且还有战马,耕牛这些大牲口吃的,还有猪驴羊骡子,鸡鸭鹅这些都要吃。一年下来,怕是所需不少。”石进在一边提醒道。

  董策点点头:“咱们战马多,大牲口多,就按照一年三千石算吧。”

  “还有子粒粮。”周伯道:“按照大明祖制,一顷地六石粮,一亩地就是六升。”

  说到这儿,不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