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一九零 射艺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中三中者,准中中等。二中者,准中下等。一中者,准下上等。不中者,准下中等。不知者,准下下等。

  所有人都拿着步弓,腰间挂着箭壶,里面攒满了长长的羽箭。

  董策手里的弓箭还是很多的,差不多足够这四五十号儿人一年用的了。

  他策马在一边,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蓝旗,扫了众人一眼,上下挥了挥,王通便是扯着嗓子喊道:“忠字都,出列,向前十步,准备射击!”

  “是!”

  第一排的十六个人齐声应是,向前正对着自己那个靶子大步走去,走到距离靶子大约八十步的距离停下。

  他们都已型的明弓步战弓。

  明弓和清弓有很大的不同,相比起清弓粗大的梢,明弓的梢要小很多,属于两段反曲弓臂,大反曲带垫短稍,而清弓则是一段反曲弓臂,大反曲带垫长稍。明弓的弓弦也要比清弓的短不少,整个体型看起来要小得多。

  相对于清弓,明弓的效率更高,回弹和减速更快。清弓则是为了抵近了发射重箭,增加杀伤力,而牺牲了效率。

  他们的弓董策曾经拉过,按照后世的标准,差不多是一百二十磅左右的拉力,换成这个时代的单位就是九十斤左右,属于明弓战弓里面的中等弓。

  规格很统一,几乎没有差别。

  一百二十磅左右的拉力,差不多和那些缴获的后金兵骑弓拉力一样,比步战用的后金军大铁弓要差得远。

  这也就是董策这些手下,一个个又高又壮,被他用大量的肉类和足够的粮食养的体格惊人才能拉开这中等战弓,若是换成一般的明军,就拿营养不良的虚弱样子,怕是下等战弓都拉不开。

  “发射!”

  王通一声令下,众人纷纷张弓,他们的动作几乎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般——搭箭快,眼直视前方,前手主定,后手加力,前手把弓如月出,后腿有点儿像是瘸子。这就是训练一群没有军事基础的百姓为军兵的好处所在了,他们几乎是一片白纸,可塑性非常好。

  而这个射箭的姿势,也是严格按照戚继光的兵书中练出来的,每个人都很标准,也就是俗称为的‘大架射’!

  随着一片蹦蹦的弓弦震动声响,十八支箭离弦而出。

  然后便是一片咄咄的钢铁箭头钉进木头靶子里面的声音。

  站在靶子不远处的王浑瞧了一眼,大声报数道:“人马靶,尽数命中;人靶,五中三失。”

  董策在一边面无表情的看着,心里确实对这个结果还算是满意。

  而后王通又是大声道:“一百息之内,射出十箭!开始!”

  “是!”

  众人又是齐齐应是,并不慌乱,而是开始沉稳的张弓搭箭,瞄准自己面前的靶子射过去。

  他们之前在射箭操练的时候,对于射速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本身射击的速度就比较快,此时并不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