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四三 扯皮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色。

  “我家老爷是蓑衣渡苏大官人。诗书传家门第,最是有名望之族,祖上出仕为官数十年,官至五品通判!”苏二虎昂了昂下巴,满脸倨傲道。

  苏以墨淡淡道:“四日前,一伙儿土匪劫了蓑衣渡,寒家也不幸。不过幸赖董副千户骁勇善战,敢为人先,将那些土匪剿灭。至于土匪所抢掠之财物,董大人也便暂时看管。老夫此来,是特意来领回那些东西的!”

  李贵一听这般来历,顿时心里有些犯嘀咕,知道这事儿很棘手。

  那些财物的来历,董策只说是剿灭了土匪得来的,没有细说。苏以墨这般一说,李贵就知道左右应该不差。不过董策的行事风格他也是了解的,想要他把到手的东西拿出去,那是千难万难了。苏以墨就这么红口白牙的来要,那是做梦了。但若是不给,眼前这位,可不是好惹的。

  他的胆怯被苏以墨看在眼里,顿时心里有底儿了不少,他矜持一笑,傲然道:“这一次董大人立下这般功勋,又把所得财物如数归还,便是知县老爷得知,定也是心中高兴。老夫虽然不才,只是个秀才出身,但昔日同窗,现如今也有身居府尊之位。犬子无能,如今只得县学痒生,到时候老夫便让犬子和他县学的那些同仁,一起为董大人送个牌匾过来。”

  他虽然是说的客气,却是隐隐点出了自己的关系网,而父子二人都是读书人的身份,也让李贵感觉凭空就低了大半截儿。这读书人,在明朝可是地位最高,最受尊重的一群人。李贵对他们,素来也是羡慕外加敬畏,他还向着发达之后给自己的儿子找先生让他读书,以后也考取功名,做官发财,光宗耀祖。

  见李贵在那儿迟疑,张寒忽然想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他拉过一名家丁来,低低吩咐道:“你现在去安乡墩,寻大人过来。”

  “是!”那家丁对他很眼熟,知道他经常跟在大人身边,便答应一声,跑去牵马了。

  张寒心思缜密,想了想,又拉过另外一个家丁来,让他去十里铺。

  磐石堡距离十里铺和安乡墩都不算很远,快马加鞭的话半个时辰足以到了,拖这半个时辰,还不是轻而易举?

  他上前一步,向苏以墨深深一揖,笑道:“学生见过前辈。”

  苏以墨一怔,道:“你是?”

  “学生乃是崇祯五年山西都指挥使司,平阳府蒲县秀才。比老先生晚了许多年,叫一声前辈,正等合该。”张寒含笑道。

  老先生一词,既可以在官场上指上司,通常是用于关系比较亲密的上下级。也可以用作对前辈的敬称,张寒用词是很妥贴的。

  其实在这个年代,‘大人’一词,用于父子之间,比用于官场上还要多一些。

  在读书人中间,不论年龄大小,只论学识高低。所谓学识,其衡量标准就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