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0章 七九九 宣告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事。

  不过刘若宰坚持,他自然也是没办法的。

  这些话虽然是从董勇振口中说出来,但代表的却是刘若宰的意思。而从这一番话中,就可以看出来,刘若宰确实是一个更重实际而不太注意表面文章的人。

  这一番话,由于是在他们刚刚进入察哈尔部的领地,刚刚接触到察哈尔部的牧民时候向人宣讲的,所以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几乎可以说是大明对察哈尔部的一个宣言,给这一次的行动,定了一个基调。

  若是换作别的朝廷官员过来,少不得又要以天朝上国自居而把对方贬低为附庸,但刘若宰却是将双方称为素来友善之睦邻,这就把双方放到了同一个高度,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

  毫无疑问,这样的说法是更容易被对方接受的,毕竟谁也不愿意屈居人下,至少口头上面子上,不能表现得低人一等。

  而刘若宰所说的其实也是事实,这会儿的大明,早就不是刚建国时期能够横扫漠北威震天下的那个大明了。那会儿的大明雄兵百万,征南逐北,可以压的北边儿不得不俯首称臣。但自从土木堡之变后,两国的形势便是发生了逆转,大明在蒙古面前再也没占到过什么便宜,再也没有向漠南漠北蒙古发动过一次大规模的主动性进攻。恰恰相反,大明朝在北方边陲设***镇,大修长城,开始进入了防御阶段。

  反倒是蒙古,不断兴兵南下,烧杀劫掠。

  其实蒙古人的军事实力也在不断的消退之中,此时的蒙古比起成吉思汗时期不知道差了多少。但大明的军事实力消退得更加厉害,当初永乐大帝时期煌煌二百八十万大军,现在能战之兵还有几个?

  所以在董策那个时空,蒙古和大明,一个成为了建奴的附庸,另外一个虽说是亡于义军,但如果不是辽东的边患,又岂会被义军打破了北京城?最终还是被建奴入主中原,而那个苟延残喘之南明更是被建奴给灭掉。所以也可说,大明实则是亡于建奴之手。

  察哈尔部是林丹汗的察哈尔部,而当初,林丹汗生前,和大明朝的地位也是对等的,双方是属于大部分时间敌对,偶尔合作的关系,并没有什么臣属关系。

  林丹汗在努尔哈赤后方不断骚扰后金,一是为了自身,二,则是由于大明的请托。注意,是请托,而不是命令。

  林丹汗自然不可能因为大明轻轻的一句话求就主动攻打后金,要想人家动手,那是要给好处的!如果不是大明朝开放互市使得林丹汗得了极大的好处,他是不会那么积极袭扰后金的。

  所以刘若宰说双方是兄弟之友邦,把双方放在一个对等的关系上,是有依据的。

  甚至刘若宰还把大明摆的有点高了,因为林丹汗和大明朝打了有不少帐了,人家是胜多败少。说起来,大明朝还是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